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高靓)“中学生朝气蓬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讲好思政课,要尽量避免选用从小就听过的事例。”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学区管理中心组织的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上,北京十一晋元中学教师张琳珏的话引起听众共鸣。
与以往不同,这次教研活动不再按学段划分,而是由高校教师、学区道德与法治学科负责人、中小学德育校长和道德与法治教师等共同参加。大中小学的思政教师“手拉手”备课、磨课,通过学区统筹设计,有机衔接各学段思政课教学重点,围绕“永远跟党走”这条主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展示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
永定路学区书记王红艳告诉记者,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非常重要,但是单靠学校的力量难以实现,靠行政力量又很难深入到教学层面,因此学区作为教委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可以承上启下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更多作用。
据海淀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学区教研基地负责人赵燕军介绍,该学区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依托区域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基地,联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在京高校资源,聚焦不同学段、不同对象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此次,海淀区玉泉小学五年级(5)班教师李兵展示的课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中可见的事物,现象、人物等切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呈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明琨老师在展示《从抗疫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微课后表示,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可以增进各学段之间的相互了解,使思政课更加有的放矢。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